抗击强降雨 大爱涌燕赵 涞源白石山下的生死营救
自7月21日起在我省中北部地区发生的特大暴雨,使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70多人被困,截至22日中午11时40分许,全部被困人员被成功解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参与救援的消防战士与被困游客,共同演绎了灾难面前齐力抗争的惊险一幕。
70多名游客雨中等待救援
“白石山景区有多人被困,请来救救我们。”7月21日下午,一个急促的电话打到了涞源县消防大队的值班室里。“我们全家开车到白石山旅游,已经玩了一个星期了,准备21日上午下山回家,但没想到当天的雨下得那么大,我们已经没法下山了。”沧州市民郭莹向笔者描述了在山上度过的惊恐一夜,“15时许,我开始意识到一家人的处境非常危险。”“当时,临近河道的小旅馆房间已经被洪水冲走,我们住的院子离河道较远,虽然已经进水,但还算是比较安全。”郭莹说。
这个时候,郭莹发出了一条现在看来非常正确的信息。“通过QQ我给在沧州的同学发出了一条求救信息,大概意思是我们被困在白石山景区,请联系人救救我们。”郭莹告诉笔者,那位同学迅速查找涞源县消防大队的报警电话,为他们一家报警求救,半个小时后,郭莹的手机已经接收不到任何信号了。
与郭莹一家同样被困在山上的还有70多名游客和景区旅店、商店的经营人员。
这一天的早上,北京市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白金玉正带领着6位游客乘坐缆车向白石山山顶进发。“缆车行进到距离山顶约2/3路程的时候,突然停下了。”白金玉说,幸亏我们当时距离地面并不高,一行6个人马上从缆车上下来,沿着山路步行下山。
当他们走到山脚的景区大门时,眼前的一幕令她震惊。“我亲眼看到景区旁的一个小商店被洪水卷走,那情景太恐怖了。”白金玉说,景区工作人员看到他们,赶紧招呼他们一起登上了一辆停在停车场的大巴,大约十分钟后,水越积越多,大巴车的半个车轮已经淹没在水下。这时,景区工作人员让他们下车,集中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后来他们来到山脚下的一个小旅馆中暂时安顿下来。“17时以后,水越积越多。”郭莹说,同行的涞源当地旅行车司机招呼着他们往山顶上跑去,“从18时开始,我们一家人冒雨打着一把伞在雨中等待救援。”
两棵树架起生命之桥
“接到求救信息,我们一刻也没耽搁,马上准备相关装备出发。”涞源县消防中队指导员姚洪亮告诉笔者,7月21日下午,第一批救援队一行5人乘车从涞源县城出发。
据姚洪亮回忆,当时路上散布着大量碎石,多处路段已被泥石流冲毁,沿线的道路大多已被雨水淹没,救援队员只能走走停停,试探着前进。
最难的一段路出现在白石口村道口前往景区的二三公里的山路上,这里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的破坏最为严重。“几乎就没有路了,救援队沿着被冲毁的山路扒着草爬着向前行进。”姚洪亮说,当天21时左右,第一批救援队艰难地赶到景区,通过在山上细致的搜索,他们找到了70多名游客。
对于郭莹一家来讲,看到了救援队到来,心里才逐渐踏实下来。7月22日4时许,郭莹早早地整理起行装,6时左右,被困游客开始集合下山。“顺着被冲毁的山路往下走,我们只能是用手拄着地慢慢往下滑。”白金玉说。
与此同时,从涞源县城出发的第二批救援队员一共15人正在赶往白石口村。“一路上,我们还救援了一辆小轿车、一辆满载啤酒的大货车和一辆来自天津的旅游大巴上的人。”参加第二批救援队的战士张猛回忆说。
9时40分许,在白石口村通往白石山景区的道路上,第一批救援队带领的被困游客与第二批救援队相遇了。此刻,洪水肆虐,山谷中能够下山的唯一一座桥梁被冲毁,两批救援队员距离胜利只隔着一道洪水河。“洪水太大,我们走不过去,只能选择架一座桥。”参加第二批救援队的战士刘强回忆,在洪水河旁边不远处有一片小树林,战士们马上砍了两棵大树,打桩后搭到两岸。“为了增加安全系数,救援队员又将一条安全绳分别拴在了两岸的电线杆和旁边的树上。”刘强说,被困的游客身上绑着安全带,双手抓着安全绳,开始通过简易桥进行转移。
7月22日11时40分左右,全部被困游客安全脱险,参加救援的消防战士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