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丹心铸党魂:节振国
节振国,1910年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刘堂村(今属河北省故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随父兄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14岁进矿当工人,在党组织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节振国当选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大队长,率纠察大队砸煤场、打垮护矿队,取得了罢工的胜利。
1938年5月6日晨,日军宪兵和伪军扑向节家抓捕节振国。博斗中,他临危不惧,夺过日本宪兵队长的军刀,当场劈杀日本宪兵队长和数名日伪军,冲出包围,负伤脱逃。
伤愈后,正值中共冀热边特委按照党中央指示发动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的关键时刻,节振国闻讯后迅速联络矿工,竖起抗日大旗,组成工人抗日游击队,参加暴动。不久,节振国率部加入冀东抗日联军李运昌部,被改编为冀东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辖特务第一大队,即工人特务大队,任大队长。1938年7月起,节振国率领部队活跃在矿区和广大农村,发动矿工参加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威震冀东。在工人特务大队的号召和鼓舞下,矿工纷纷揭竿而起,抗日声势日益浩大,由赵各庄矿扩展到开滦煤矿各矿区,有3000多名工人先后参加了抗日队伍。节振国率领工人特务大队和日伪军数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各庄、唐家庄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
节振国与夏连凤既是把兄弟又是同乡,罢工斗争后,夏连凤被捕叛变。1939年2月的一天,夏连凤替日军前来劝降节振国,并以警备队长等优厚待遇应允。节振国气得脸色铁青,大义灭亲,当即处决了夏连凤,并将尸首示众。
在党的领导下,节振国率领的工人特务大队越战越勇,思想觉悟也越来越高,1939年秋,节振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冀东抗联部队开赴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中,节振国领导的工人特务大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十二团一连。1940年8月1日,节振国率部夜袭赵各庄敌人军药库后撤到滦县下尤各庄休整,遭到日伪军围攻发生激战,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0岁。
节振国刚正不阿,英勇善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战士,冀东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毛泽东曾指示说:“这个同志很好,我们要注意保护培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