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练兵,为了明天的市场实战

练兵,为了明天的市场实战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23 16:41:59 864阅读

“挑战杯”大赛“特等奖”获奖选手正在进行终审答辩。张硕摄

  最近,河北渝乡辣婆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飞不时接到几位“小朋友”的电话,聊一些关于创业的话题。不久前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联合主办的“挑战杯”2012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李进飞担任了大赛评委,来自全省54所高校760件参赛作品中,有几个项目给他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也让他与项目的设计者成了忘年交。

  一份来自教育部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有2%-3%,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同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留下的空白机会越来越少有关,也同大学生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创业理想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有关系”,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史卫华说,这也是每两年一届的创业大赛举办的初衷,“并不是说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马上创业,而是让他们通过参与大赛培养意识,引导他们做好人生规划,更好地为踏入社会做准备”。

  因此,创业项目的实战性是近两届创业大赛非常注重引入的评判标准,也是最容易引起企业家和风投机构评委兴趣的亮点所在。李进飞说,大学生们的创业计划也许显得稚嫩,或者可操作性不强,但时有大胆的想象力和颠覆性思维闪烁,令人受到启发。

  团省委大赛越实战越具有实效

  “为了让创业大赛更贴近实战,我们从上一届开始专门设立了企业专项竞赛,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需求来‘命题作文’。这在全国都是很超前的。”史卫华介绍说。

  在2010年的“挑战杯”竞赛中,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的命题是一项关于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计划,参与项目开发的一个团队最终获得了国大200万的投资,并注册公司展开实际运营,完成了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在本届挑战杯的大赛通知中,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河北省民生银行、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比赛题目,题目的切入口很小,比如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给出的题目之一是“移动掌上营业厅推广业务”,河北国大连锁商业有限公司则将命题更是细化到“超市蔬菜会员卡的策划营销推广”。

  史卫华介绍说,企业专项的前期筛选需要做许多工作,“要考察企业和品牌的社会形象、企业的规模,而且还要避开离大学生太远的高精尖领域,设立让学生能‘够得着’的项目门槛。”大赛的评委来自税务、法律、科技、风险投资、企业等多个领域,参赛项目需接受全方位的“把脉”。

  “企业专项的成功率并不高,最终能够实现对接、获得企业投资的少之又少”,史卫华说,尽管项目是从实际需求中来的,但企业对经营性投资非常谨慎,他们会对项目从实战角度进行严格的评估,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创业大赛的含金量。

  企业家项目越实际越接近实现

  “有几个项目很靠谱,我印象特别深。”今年初次担任评委的李进飞说起参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过程,感觉趣味盎然,他认为,其中许多创意颇具价值。

  “为大型超市的购物车配备商品导航系统,你想买什么,顺着导航路线走就可以了,走动过程中沿途商品的即时促销信息从系统的电子屏幕上蹦出来。你觉得这创意怎么样?我想超市应该有这个需求。”李进飞说。

  不过,更多的项目只是纸上谈兵,在李进飞看来,有些参赛项目就是“闭门造车”,比如开口就说高科技、电力、能源,动辄声称吸引千万投资,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的项目离实际太远,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

  李进飞认为对于初期阶段的创业者来说,“投入低、风险小、易操作”的项目更加合适。他解释说,年轻人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踏踏实实从有可行性的小项目做起,不怕小,就怕又大又空。

  其实,能够通过校级评审的项目已经是众多参赛项目中的胜出者,在参与挑战杯大赛项目最初评选的指导教师眼里,学生们项目策划中的“眼高手低”的感受更为真切,“刚提交上来的项目计划书简直就是‘童话故事’,很美好,但很不现实。”河北师范大学一位创业指导教师对记者说。

  创业者梦想越贴近越可能高远

  本次大赛中,“校园速递联合服务公司”策划项目获得了“特等奖”,得到了评委们一致的高度评价。

  “简单说,我们的公司承接了几家快递公司的师大校园快件收发业务。”团队合伙人之一、河北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安宏伟向记者介绍说。这个项目并非为大赛而生,获奖时这家小公司已经运营了4个多月。公司前期投资仅3万元,置备了电脑、电动车和一些办公用品,安宏伟透露,现在每个月纯利在6000元左右。

  如何缩减快递员收发件时的等待时间成本一直是快递公司关注的问题,而由于高校校园大且多禁止快递员进入,快递员时间损耗更令注重效率的快递公司头疼。安宏伟的团队瞅准了这一点,发挥“主场”优势,承诺定时批量将快件从快递公司中转站取走,充当快递员的角色完成投递,快递公司则计件付酬。

  尽管方案对快递公司有吸引力,但谈判依然颇费周折。“我们联系过多家快递公司,但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存放快件包裹的场地,快递公司担心业务外包后快件的安全性,我们没少被拒绝。”不过好在场地问题已经解决,“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我们已经和联通、韵达签下了一年的合作合同。”安宏伟说。

  安宏伟和他的朋友们的梦想并不只是一个忙碌的小快递公司,评委们对这一项目真正看重之处,在于其可操作、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安宏伟说,他们准备从师大起步,把业务推广到石家庄更多高校,“大学生是网购的主力群体之一,随着我们与联通、韵达的合作更成熟,客户资源的增多,说不定会有快递公司主动找我们合作呢。”安宏伟颇为谨慎地乐观着。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