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成功 胜在坚持河北特色

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成功 胜在坚持河北特色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23 16:41:31 920阅读

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剧照

  前不久,由省文明办和唐山市丰润区委、区政府出品,唐山市丰润区评剧团创排演出的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在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脱颖而出,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优秀剧目奖,编剧孙德民获得优秀编剧奖,主演张岳云获得优秀表演奖。该剧应全国戏剧文化奖评委会之邀,将于近期晋京演出。

  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是丰润区评剧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它用鲜明的河北文化特色、新颖的创作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红色经典文化的魅力,被专家评价为“跨越时空,引领爱国精神”,“社会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弥合了当代儿童精神的缺失,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爱亲人、爱家庭、爱祖国。”

  立足河北丰厚的文化资源,彰显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儿童剧如何创新,作家、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将孩子们吸引进剧场,让他们在快乐中受到启发、教育?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而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就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由丰润籍作家管桦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曾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为了让今天的孩子能够认识、喜欢雨来这样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小英雄,著名编剧孙德民对管桦的《小英雄雨来》进行改编,创作了评歌剧《小英雄雨来》。该剧以抗日战争时期还乡河两岸军民抗战为背景,以雨来要求参军、请缨送信、带鬼子进地雷阵、被俘后不惧拷打等一系列情节为主线,塑造了雨来的英雄形象。

  “红色太行是河北文化血脉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儿女展现出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革命文化精神财富。”孙德民说,挖掘河北革命历史文化资源,重排红色经典既是河北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原著的激活和重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英雄雨来》能够使今天的青少年观众领会革命精神的价值,受到革命者高尚人格的感染。”

  评歌剧《小英雄雨来》4月18日在唐山市丰润区首演以来,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上引起轰动。

  儿童剧与评剧结合,现实和历史交融,让小观众更容易接受

  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丰润区评剧团本身也是一个以创作、演出评剧为主的艺术团体。在传统文化离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的当下,如何让孩子们亲近评剧?如何排出一部孩子们爱看的评剧?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独辟蹊径将儿童剧与评剧结合起来,以歌、舞、戏为载体,成功吸引了小观众。“我们尝试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将评剧和儿童剧结合起来,目的是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活力。”导演郭学文说。

  该剧除了讲述雨来的故事外,还展现了身处不同时空的孩子的矛盾。该剧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优美歌声中拉开序幕,4名当代儿童通过网络穿越时空,去认识雨来、了解雨来、关注雨来的命运。“这种新颖的时空对话形式,在每个场景结束之后都穿插一段当代儿童聆听《小英雄雨来》故事的感想与反应,通过沟通与引领,使今天的儿童产生共鸣。”郭学文说。

  “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在筹划之初就确定整场演出要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全新呈现,将儿童趣味性、评剧地方性、音乐欣赏性融为一体。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当代儿童引领到抗日烽火年代。”该剧出品人、丰润区评剧团团长高东文说,评歌剧《小英雄雨来》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得到了认可,“河北文化特色是我们的取胜之道”,无论是题材,还是评剧这种表现形式,都为评歌剧《小英雄雨来》打上了河北烙印。

  “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作品。”在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上,很多家长表示,现在,荧屏上充斥着大量魔幻作品、动漫作品,孩子们的童年天天被这些东西包围着,“我们很担忧,可又有什么办法?儿童评歌剧《小英雄雨来》让孩子们喜欢上了一个有血有肉、机智爱国的小英雄,很有意义。”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