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人生》长篇纪实报道④开店迁安夏官营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19 17:42:49 975阅读 1982年9月6日,迁安大明钟表眼镜店在夏官营镇正式挂牌营业。在孙沛文的一生中,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的眼镜人生从此起步。<br /> 从师父那里学来的扎实技术和为人为商之道,让孙沛文很快成为这一行里的佼佼者。1984年,县工商局组织全县钟表技师技能考核大比武,其中一道考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钢丝手工现场制作一根表把轴。这在修表业务中算是个相当有难度的手艺,表把轴有圆、有方、有沟槽,一般的修表师傅根本做不了这个。比赛中,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为了蒙混过关,事先悄悄做好毛坯来参赛,还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勉强完成,而孙沛文凭借从师父那里学来的手艺,加上平时的勤学苦练,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口气做了三个,让监考的老师惊叹不已。从1984到1987年,全县钟表技能考核大比武连续举行了三届,孙沛文连续三届蝉联冠军,让许多老资格的修表师傅都刮目相看。老岳父也为当初收了这样一个徒弟颇感自豪,每当看到那些末流的修表手艺,总会忍不住慨叹:“这哪里是在修表,简直就是屠夫,照我大徒弟的手艺,可是差远喽!” <br /> 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孙沛文经常在店里生意不忙的时候,到学校、机关、厂矿上门修理钟表眼镜,青龙、宽城都是他常去的地方。由于手艺过硬,服务态度好,收费又低,人们很快记住了他,亲切地叫他小孙。听说小孙师傅来了,大家都争着抢着找他来修理。许多拥有名贵手表的人慕名而来,像大罗马、英纳格等名表他都修过多块,手艺深得顾客信赖。那种辛苦却受人尊敬的生活,让他懂得了许多做人经商的道理。<br /> 随着名气的增大,上门修理的活儿也越来越多。而让他苦不堪言的是,很多熟人来修表,搭零件搭工夫,却碍于面子没法收钱。而以自己的性格,又不肯随便应付,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却赚不到钱,连维持店面的运行都成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做一次真正的买卖。先去南方批发来钟表零件,然后到东北、内蒙一带偏远的山区村镇零售。虽然辛苦,却可以赚个差价,从而补充自己开店的亏空。记得第一次去南方进钟表零件,为了防盗,他让母亲把从信用社贷来的2700元进货款缝在内裤上,带上一摞烙饼当干粮,一个黑色的人造革手提包,就是他的全部行囊。当他进来零件,又在北方绕了一大圈,最终把一手提包的零件换成钱后,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了。除去所有开支,这一趟他净赚了将近一万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br /> 有了这可贵的第一次之后,去南方的路就轻松多了。当然,艰辛可是一点没减。为了省点饭费,常常是带着煮鸡蛋和烙饼做干粮。坐火车没座,一站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时实在累了,就找张报纸铺地上,然后钻到人家座位底下躺一会儿。那种臭脚丫子的味道,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有时为了省下几个运费钱,他把货物带到火车上。怕超重收费,他要勉强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来。有一次因为镜片太沉,包装又没做好,下车一不小心,镜片散落一地,只好一片一片小心捡起来,破碎的镜片让他难受好长一阵子。还记得有一次和小舅子一起去南方进货,在一个商店里看到一盒当地没有的香烟,于是就要了两盒,结果交钱时才知道是四块六一盒,在当时,这对他们可实在是太奢侈了,哥俩背地里后悔心疼了老半天。<br /> 因为经常一出门就是十天半拉月,还曾经闹过一个笑话。同在夏官营镇上的另一个修表匠是他的同乡,人们都称他们为山南的,不知因为啥事想不开上吊自杀了。正好孙沛文出门在外,于是传言中把寻短见的人安在了他的头上,许多朋友纷纷跑去询问,直到他从外地回来和大家见了面,才算彻底辟了谣。<br /> 至今想起那段艰难的经历,孙沛文仍有不尽的感慨:“如今天南海北谈生意、做业务,都是卧铺、飞机,偶尔赶上个二等舱还觉得委屈呢!和孩子们说起那时候的经历,常常认为我是在编故事,其实哪里有一点虚构在里面?”然而,正是这种不辞辛苦的创业精神,让他在未来的商场上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披靡。<br /> 广告 相关推荐 占地面积约5533㎡!迁安这处位置将有大变化! 2025/07/09 0评论 900阅读 定了!迁安木厂口镇一村将有新变化! 2025/07/09 0评论 888阅读 涉及15个镇24个村,迁安25人获补助金! 2025/07/09 0评论 873阅读 单招备考班火热开课,五源教育送你上岸福利! 2025/07/11 1076阅读 0评论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