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邯郸创优环境提速项目建设

邯郸创优环境提速项目建设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18 15:44:48 700阅读

  实地看、互相比、现场评———日前,邯郸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110多人,对全市19个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马头生态工业城的84个重点项目进行观摩,并从规模、进度、科技含量、数量、园区建设五个方面进行现场打分,评比结果将作为县(市、区)实绩考评的重要内容。

  “在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时期,以集中观摩的方式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体现了到一线看项目、比作为、评优劣,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鲜明导向。”邯郸市委书记郭大建说,抓项目就要抓环境,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压促劲,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加速转型。

  邯郸是一座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钢铁、煤炭、建材、电力等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为此,该市把调优存量、调强增量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实施了重点项目“421工程”,即40项重大项目,总投资1462亿元,年计划投资230亿元;200项超亿元项目,总投资2567亿元,年计划投资500亿元;谋划储备超亿元项目1000项。

  拆围墙、降门槛、提效能———为加速项目建设,邯郸把建立机制、创优环境作为重要抓手,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实施主体、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法,通过领导分包、过堂调度、集中观摩、一线推进,着力打造便捷、高效、宽松、安全的发展环境。今年该市重点项目全部实行领导分包负责,其中,市委书记郭大建分包总投资50亿元的邯郸美的工业园及配套项目,市长高宏志分包总投资32亿元的派瑞科技产业园项目,40个重大项目由市级领导分包,千万元项目由县(市、区)及市直部门领导分包,项目建设真正成为全市“一把手”工程。

  组织部门首次参与打分评议,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现场讲解,观摩团由以往的四路变为一路……7月上旬的集中观摩,邯郸市委、市政府重视程度之高、组织考核之严前所未有,让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有了“坐不住、等不得”的危机感。集中观摩一结束,曲周县便组成百人观摩团赴周边9个县的12个工业区、20多个项目建设现场考察学习;永年县启动了广府旅游开发百日攻坚行动,“拆出一条街道、挖出一片岛屿、拉开一个框架”三大基础工程开工……全市掀起了重点项目建设高潮。

  “集中观摩拉练,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硬举措,就是要逐一过堂、刚性考核,引导各级干部集中精力上项目。”邯郸市长高宏志表示,围绕提升总量、提升速度、提升质量,邯郸将进一步突出抓外引、抓内生、抓进度、抓平台、抓要素、抓机制,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落到实处。

  据介绍,按照超前谋划一批、集中签约一批、开工在建一批、达产达效一批的思路,邯郸下半年将组织一次全市性集中签约活动,以合同签约为重点,确保每个县(市、区)都要有一批超亿元项目签约,争取有一批超十亿元项目签约。同时,10月份组织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并按照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等4项指标,逐个建立台账,每月通报进度,确保项目落地,从而形成项目不断档、投入不停步的良性循环。

  推进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是关键。邯郸出台了财税、土地、金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千方百计“筑巢引凤”。对省切块到市的土地指标,拿出75%用于产业项目,超过省定65%的要求,并依据项目建设容积率、单位土地投资率、预期回报率“三率排序”,保障优质项目优先供地。为破解资金瓶颈,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洽谈,力争年内新增贷款300亿元。同时,打破部门利益,按照一门受理、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的原则,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启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服务,真正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邯郸省、市重点项目进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投资规模扩大、外引项目增多、项目结构优化、项目集中度提高等特点。全市59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7%;200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6%;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89%和90%;储备亿元以上项目582个,占年度计划的58%;重点项目主要指标全部实现“双过半”。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