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基层建设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迁安市基层建设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04 16:02:19 760阅读

<p>    按照省委和唐山市委的部署,2月初,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在我市全面展开,54个驻村工作组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p> <p>    加强组织,健全机制。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6名市委常委为副组长,市委办、政府办、纪委、组织部等2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了活动办,下设综合协调、项目推进、维稳、宣传、督导等五个组,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在对驻村干部的管理上,我市建立了目标承诺、定期调度、信息反馈等八项制度;在对帮扶项目的管理上,制定了项目公示、项目推进周报、责任追究等八项制度,促进了项目实施。三是培养选树了一批典型。我市先后涌现了省地理信息局驻大五里乡王官营村工作组、唐山市民政局驻大崔庄镇凤凰山村工作组、市计生局驻迁安镇马家村工作组等一批先进典型。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及网络上刊播我市驻村工作组事迹近30条。四是加大了督导力度。市活动办督导组坚持每月对全部帮扶村进行两次明查,对三分之一帮扶村进行暗访,建立了“五必查制度”,促进了活动深入开展。五是协调市直“十件实事”项目帮扶责任单位,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我市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p> <p>    部门联动,合力推进。一是研究制订了项目帮扶实施方案。根据省“十件实事”项目帮扶内容,市交通运输局等15个责任单位,结合实际,分别研究制订了本部门项目帮扶实施方案,并下发至各级驻村工作组,指导项目帮扶工作开展。二是启动实施了项目帮扶工作。据目前统计核实,我市列入省“十件实事”帮扶项目共474个,其中农村饮水安全13个、村街道路硬化5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54个(含26个达标村)、农村垃圾处理54个、安全稳定用电54个(含以前完成改造的10个)、农村通讯通邮1个、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工程96个(农家书屋45个、体育健身工程51个)、农村危房改造25个、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建设规划54个、发展一村一品增收产业69个(幸福乡村计划1个、农家店6个、农村林业8个,农牧局一村一品54个),计划总投资4958万元,其中省补资金2976万元,唐山补贴资金48万元,县级补贴资金1934万元。目前,“十件实事”帮扶项目已开工335个,其中在建58个,竣工277个(占56%),完成投资2537万元(占计划的51%),具体情况是:村街道路硬化全部开工,完工12个,完成投资603万元;农村垃圾处理全部完工,完成投资355万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工26个,完成投资260万元;安全稳定用电完工11个,完成投资1088万元;农村通讯通邮开工1个,完成投资20万元;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工程已完成45个村的图书配备,折款45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已完工18个,完成投资26万元;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3万元;发展一村一品增收产业项目完工57个,在建8个,完成投资1077万元。</p> <p>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一是组织开展了村情民意调查活动。我市利用一个月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填写《民意调查表》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派驻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为制订帮扶计划,推进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指导帮助派驻村圆满完成了两委换届工作。全市54个帮扶村换届选举没有出现一起影响稳定的事件。三是研究提出了帮扶村发展规划并制订了帮扶方案,自主谋划了一批帮扶项目。截至目前,各级驻村工作组自主谋划帮扶项目224个,包括村庄绿化亮化、村部修缮、农田灌溉、现代设施农业等,计划投资2347万元,已开工168个,竣工82个,完成投资643万元。</p> <p> </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