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阎保福 18年爱心路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02 11:03:23 845阅读 “尊敬的父亲,祝您节日快乐!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您对我的恩情!”父亲节临近,市人社局阎保福收到了一张来自河南新乡某部队的贺卡,“没听说老阎在河南还有个儿子啊?”面对这张蹊跷的贺卡,同事们既惊讶又好奇,在同事的再三追问下,老阎不得不道出了一段埋藏在内心许久的秘密。<br /> 阎保福原籍在野鸡坨镇安山口村,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全靠父亲艰辛地支撑着全家9口人的生活。1985年10月,阎保福应征入伍,在邯郸某农场服役。一天,他在农场附近捡到了一张一位小男孩的照片。也就是这张小小的照片让他迈上了长达18年的爱心之路。一位来农场里加工面粉的老乡告诉他,照片上的小男孩叫张继辰,家住邯郸黄金堤乡迤庄村,距离阎保福所在部队驻地很近。张继辰父亲也曾经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因车祸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小继辰只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爷爷做豆腐来维持。借着送照片的机会,阎保福第一次走进了张继辰的家。看到那几间摇摇欲坠的泥坯房和家徒四壁的寒酸境况,阎保福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幼年时的痛苦经历,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就开始用不多的津贴来资助小继辰上学,帮他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难题。一次,在他去小继辰家走访时,发现小继辰正哭闹着向爷爷要一双水鞋,他立即跑到附近的商店为小继辰买了一双漂亮的水鞋,看到小继辰破涕为笑后,阎保福又把他送到了校门口。<br /> 在战友当中,阎保福不喝酒、不吸烟,是最节俭的一个,部队每年照顾家庭困难士兵的名额里总少不了他。1996年,他结婚后又向亲友借了一万余元回老家翻建了新房。他的妻子没有工作,每天只能靠卖冰棍、卖青菜来贴补家用。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阎保福依然瞒着战友,每月省吃俭用,用自己仅仅百余元的工资默默资助着小继辰。渐渐地,阎保福的善举被小继辰的同村人传了开来。<br /> 1999年,阎保福转业回乡到市人社局工作。人虽离张继辰远了,但心却从未远过。阎保福不仅继续从钱物上资助继辰上学,而且坚持写信给继辰鼓励他好好学习。2001年,由于爷爷去世,正读高二的张继辰很是消沉,听到这个消息后阎保福心急如焚,立刻和单位请了假,专程去邯郸看望张继辰,鼓励他尽快振作起来好好学习。2003年,张继辰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个征求了阎保福的意见。在阎保福如父亲般的关怀和照顾下,张继辰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军校,成为了一名军人大学生。在接到通知书后,他又第一个把这个喜讯告诉了阎保福,和这位资助了自己多年的恩人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br /> 如今,28岁的张继辰已是河南新乡某部队的一名连长,去年,张继辰特意邀请阎保福和妻子专门到他的老家参加了婚礼。婚礼上,他让阎保福坐在了属于父亲位置的座位上。眼含热泪,和妻子一起,按照农村传统礼节,恭恭敬敬地磕头跪拜,正式地叫了一声“父亲”,阎保福高兴地答应着,眼泪霎时夺眶而出。这一段特殊的“父子缘”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亲友,婚礼上顿时掌声雷动。“如今我们已是父子了。今后,我也一定要向父亲学习,在部队好好工作,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人。”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张继辰激动得有些哽咽。<br /> 了解事情的始末后,同事们在惊讶之余,对阎保福更是多了一份敬佩。“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们都不知道老阎资助张继辰的事。其实,老阎家并不富裕。直到今天,他还没有足够的钱在市区里买一套楼房,仍然居住在老家那几间近20年的旧房子里,每天骑着摩托车要奔波往返60公里。”说起这些事,老阎的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能帮助继辰完成学业,又看到他事业、家庭有成,我觉得很快乐!现在每到逢年过节,继辰都会主动打电话给我送祝福,汇报自己工作情况,我凭空又多了个儿子,帮着为国家培养了一个有用之才,这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啊!”阎保福朴实的话中很是开心、满足。<br /> 广告 相关推荐 市民注意!迁安这个商场停车收费标准即将调整! 2025/06/30 0评论 1422阅读 最新进展来了!迁安南部片区,投资7个亿! 2025/06/30 0评论 1272阅读 施工4个月,平青大线迁安城区段将全幅断交? 2025/07/04 0评论 1203阅读 90天,2839600元!迁安这个小村庄将有变化! 2025/07/04 0评论 1020阅读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