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曲阳挖出座千年大墓

曲阳挖出座千年大墓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5-22 08:32:15 1085阅读

  古墓有12室,为河北迄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的古墓

  这座古墓在金代可能已经就是“文保单位”

  下月初,文物部门将组织考古爱好者现场参观

  高大恢宏的青砖古墓内,穹庐大顶、铺地方砖、斗拱建筑、彩绘图案……古墓千年前的奢华可见一斑。近日,我省文物考古队伍在保定曲阳田庄村一带发现一处年代约为唐至宋初时期的古墓。

  大墓内12个墓室相连,结构之复杂、规模之庞大在省内同期古墓发现中尚属首例,全国范围内堪称罕见。记者昨日(5月21日)获悉,该考古发现有望在6月初与公众见面。

  这座穹顶大墓12室相连,结构之复杂、规模之庞大,国内罕见

  古墓十二室南北长近70米

  5月17日,记者驱车赴曲阳田庄考古现场,探访正在发掘中的古墓。新发现的田庄古墓位于曲阳县城南15公里处,古墓为正南正北朝向,南北长度近70米。初步清理完毕的前后两大墓室呈圆形,直径都在七八米之间,使古墓看上去较普通墓大很多。

  最南侧是古墓的入口,20多米长的墓道呈斜坡状直通向第一道墓门。第一道墓门的两侧是两个“耳室”,两个“耳室”中间的空地刚好形成一个院落的“小前庭”。

  “穿过前庭,后面还有前甬道、前室,再往后是后甬道、后室,它们共同构成了古墓的中轴线。”省文研所参与考古发掘工作的负责人魏曙光介绍,“前后两个主墓室的两侧都配有相连的侧室,而且是对称结构,整个墓葬结构形制很复杂,初步推断为唐至宋初时期的古墓。”

  当日,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在考察完毕后表示,在一座墓葬里竟然有相连的十二个墓室,这一墓葬的结构及规模在我省同期的古墓葬考古发现中尚属首例,在全国也非常罕见。

  墙体上刻着“大今”、“重修保”字样

  在省文研所考古人员的引导下,记者进入到古墓的“东耳室”内。记者发现,墓室的顶部为青砖砌成的穹庐尖顶,墓室地面用方砖铺砌,虽然历经千年风貌变迁,依然非常平整。墓室的四周均匀分布着四个青砖立柱,立柱顶部为中国传统建筑里的斗拱结构。

  “古人设计的砖室墓是仿照当时的建筑建造的,斗拱则是古代建筑的标志性构件。”魏曙光说。记者看到,在东耳室的墓壁上有白色的石灰,上面残留着勾勒的牡丹花纹,可以想见墓室初建时四壁彩绘异常华美。

  连接东西“耳室”的中间地带是进入前室的甬道,甬道口已被石块堵死。甬道口的顶部是一个青砖砌成的拱形,考古人员在拱形的正上方发现墙体上刻着十二个汉字,为:“大今皇统九年三月×日重修保”的字样。

  “从残存的十二个汉字可初步推测,这座古墓在金代时很可能已经被官方认定为保护性文物遗迹,并在‘皇统九年三月’进行了重修。”省文研所一位负责人分析说。

  镀金建筑再现曲阳雕刻艺术

  出土的汉白玉雕刻作品印证了曲阳千年的石雕文化

  在古墓的后室里,记者看到:青砖铺设的墓室最北侧横放着几个汉白玉的石板,其中一个雕刻着莲花的汉白玉底座很是精美。

  “目前出土的文物遗存主要是汉白玉质地的建筑构件,瓷器残片及少量鎏金饰品,还没有发现批量的完整器物。”魏曙光说。

  在考古队驻地,一位考古工作人员将出土的汉白玉建筑构件进行清洗。记者看到这些残破的构建表面有斑驳脱落的金粉,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出土的石质建筑构建中,很多都有涂过金粉的痕迹。可以想见古墓刚建成时,墓室内是多么金碧辉煌。”省文研所一位参与考古的工作人员说。

  对此,谢飞表示,曲阳有“雕刻之乡”的美誉,在田庄古墓里发现了众多精美的汉白玉雕刻作品,也充分印证了在唐至宋初时期,曲阳雕刻艺术的辉煌。这为研究曲阳雕刻文化乃至中国的雕刻艺术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佐证。

  墓主奢华身份或是王公贵族

  大墓发掘现场安装了多个摄像头,并有安保人员驻守,确保文物遗存及考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古墓里埋葬的是何等人物,竟能够在死后“入住”如此规模庞大、奢华的墓穴?对此,魏曙光表示,由于考古发掘工作还没结束,目前也没有发现相关的墓志铭,墓主人的确切身份尚难确定。

  不过,魏曙光说:“在中国古代墓葬中,一般的双室墓结构已表明墓主人身份达到王公贵族的级别了,这座古墓不但是双室墓,并配有多个侧室和两个耳室,身份尊贵可见一斑。”

  魏曙光介绍,从墓葬风水学的角度来看,田庄古墓背靠铁山、木山、黄山,呈环抱之势,古墓的东西方向,则有沙河流过。“这儿的风水格局极佳,墓葬规格又如此之高,都显示出墓主人身份的高贵、不一般。”魏曙光说。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在曲阳境内发现唐末、五代后梁时期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的墓葬。

  有专家推测,该古墓位于曲阳境内,与节度使王处直墓葬年代相近,建造规格也超出皇室的规定级别,进而推测该墓主人与当时割据一方的节度使有很大关联。

  下月初考古爱好者可现场参观

  目前,由省文研所与曲阳县文保所组成的文物考古队伍正在有条不紊地对田庄古墓进行发掘,已初步完成了两个墓室的发掘清理工作。

  据介绍,整个考古发掘属于抢救性发掘。“在勘察、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座古墓从宋代至今,盗墓贼侵扰、破坏的痕迹达20多次。”魏曙光说,“目前,省文研所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已安装了多处监控设备,并增派安保人员驻守墓地,确保文物遗存及考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局获悉,省文物部门为进一步展示田庄古墓的规模宏大、形制独特及壁画精美等重大价值,将于本月中下旬组织“田庄古墓公众考古活动”。

  按照初步计划,在今年6月初的文化遗产日期间,部分考古爱好者可亲赴考古现场,见证与体验田庄古墓的考古与发掘工作。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