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保定市:三大文化工程提升软实力 发展壮大产业

保定市:三大文化工程提升软实力 发展壮大产业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5-22 08:32:08 742阅读

  日前,保定市首个农村市级文艺辅导基地在定兴县李郁庄乡彭各庄村挂牌。该市群艺馆将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对该村及附近村庄进行文化帮扶,帮助他们培养舞蹈、美术、音乐专业艺术人才,组织村民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据介绍,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保定市立足文化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工程和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以关汉卿大剧院(内含电影城)、博物馆(内含保定历史文化名人苑)为主体的东湖文化中心及西湖体育中心建设,打造新的保定人文景观城市地标。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每个县(市、区)力争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实施文化扶贫,引导企业、社区面向农民工、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展示,对安新高跷、定州龙灯、顺平桃木剑、清苑哈哈腔等重点非遗项目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展示保定传统文化魅力。组织开展“欢乐城乡颂保定”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办好古城戏剧节、涿州花灯节、敬老健身节、空竹艺术节、篮球文化节等大型特色节庆活动,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健全文化援助机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帮扶力度,优先发展环首都区域文化事业,环首都县乡村要率先建设设施完备的宣传文化中心和村民中心,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河北文博园、保定印刷产业园、直隶文化古城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演艺娱乐等新兴业态,构建环京津特色文化产业隆起带,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交融发展,提升保定文化影响力。振兴县域文化产业,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工程,落实“五个一批”,即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建成一批投资超5000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拍摄一批电视剧(话剧、戏剧、电影)、打造一批实景剧目、建设一批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谋划一两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通过培育主体、搭建平台、凝聚要素,形成产业优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以“四个一批”人才为重点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中青年社科专家、保定文化名人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学习型、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专业骨干和文化领军人物。制定出台《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管理使用办法》,利用毗邻京津的优势,通过住房、职称评聘、薪酬、家属随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引进和利用好全国的顶尖文化人才,尤其是北京市的文化人才。推进编制、人员、岗位、经费“四落实”,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人才星火计划”、“大学生基层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的培养,每年扶持5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