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杨各庄镇实施党前教育“摇篮”工程强壮党的后备力量

迁安市杨各庄镇实施党前教育“摇篮”工程强壮党的后备力量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5-07 08:47:22 1083阅读

<p>   <strong> 迁安信息港消息 </strong>把好“三关”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p> <p>    —杨各庄镇实施党前教育“摇篮”工程强壮党的后备力量</p> <p><br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目前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党员老龄化、年轻党员外流化、党员发展家族化、党员作用群众化等问题,2011年初,我镇党委探索实施了党前规范化教育培养“摇篮”工程。“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严把“三关”,强化管理,晾晒后备队伍形象。</p> <p>    一、把好积极分子确定关,能不能进门群众说了算</p> <p>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是决定党员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首要关口。如何将群众中特别是青年人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员后备队伍中来,是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首要任务。为此,我镇引入了公选机制。党支部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按照“自己说、大家问、现场答、投票决”四步工作法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即在大会上候选人公开竞选演说,参会党员群众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候选人现场解答,最后党员群众以秘密投票方式确定,得票率超过60%才能入选。目前,全镇新确定的85名积极分子全部通过公开竞选程序产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发展党员。</p> <p>    二、把好培养教育关,是不是成熟事实说了算</p> <p>    人选确定后,在培养过程中该镇以三项机制为核心,全面培养锻造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能力和水平。</p> <p>    一是素质提升机制。为保证这支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我镇确定了“两日两会”制度,即每月一个奉献日,每季一次学习日,半年一次思想交流汇报会、每年一次综合表彰会。除了每月党日的学习外,该镇每季专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活动,镇党委书记上党课,上级组织部门领导讲党史,聘请专家讲经济、传技术。同时,我镇建立了徐流口景区开发等10个创先争优示范基地,将集中上党课与进基地上劳动课有机结合起来。一年多来,全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参与全镇活动2000多次,景区植树12000多株,修路5000多米,清运垃圾近500吨。同时,在组织办的倡议下,他们还发起成立了“摇篮”爱心基金。对镇内贫困家庭、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目前,该组织已募集资金5000多元,对两个贫困家庭和25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帮扶。</p> <p>    二是公开承诺机制。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身份确定后都要与所在支部签订一份《入党承诺书》,确定联系一户贫困户,就参加义务劳动等具体事项进行承诺,在公开栏里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支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通过查阅台帐、入户走访、党员群众测评等方式给每个人一个公正评价和科学定档。到目前,全镇已有152名积极分子和41名预备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共有60多户贫困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帮扶和照顾。</p> <p>    三是动态考评机制。严进宽出、能进能出的动态考评机制,是党员队伍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保障。为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平时表现,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为每个人建立了基本信息台帐,将参加活动的情况,平时的表现,落实承诺及党员群众评价进行全面记录,做为档次评定和入党、转正考察的依据。对无故不参加活动或参加活动表现不积极、不支持镇村工作、不落实入党承诺事项的,2次诫勉谈话,3次给予组织处理或清除出队。2011年以来,全镇共建立台帐231册,先后对3名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对1名同志取消其积极分子资格。</p> <p>    三、把好持续关注跟踪推进关,始终保持党员纯洁性</p> <p>    “摇篮”工程不但保证了向党组织输送合格的党员,转入正规的党员管理,而且还制定了联责培养、责任追究制。镇党委和各支部与每名预备党员的培养联系人谈话,分析每个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重点和要求,并与培养人签订《培养承诺书》,及时调换不合格的培养人。特别是明确提出了预备党员在培养期和转正后两年内出现违法违纪问题,镇党委将对其所在支部和培养联系人同时问责。青山院村杨志伟转正后,镇村党组织特别是培养联系人培养关注丝毫不放松,在今年的支部换届中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可,当选为支部书记。“摇篮”工程将镇党委的监督考核责任、支部的教育管理责任和联系人的培养帮带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更大更好的保证了党员纯洁性。<br />  </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