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健康大业暖万家———记优秀领导班子、迁安市卫生局

健康大业暖万家———记优秀领导班子、迁安市卫生局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5-05 08:48:10 1815阅读

<p>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 </strong>2011年,是迁安卫生事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p> <p>    这一年,惠及万民的医改在迁安全面落实,医改坚冰初步破解!</p> <p>    这一年,新农合大病补充补偿正式推开,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终得实现!</p> <p>    这一年,“知行合一,爱满迁安”大型募捐活动让迁安人的爱心集体爆发,让爱成为习惯唱响迁安!<br />  <br />     这一年,设计床位达1000张的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启动,迁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大投入的蓝图绘就!</p> <p>  ……</p> <p>    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增活力,医务人员提待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普惠民生  </p> <p>    2011年7月15日,全市镇乡卫生院全员聘用工作全部完成, 907人历经层层选拔,豪情满怀地走上工作岗位。236名不符合竞聘条件的非在编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10月1日,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在已实行零差率销售的基础上,全部实行省网统一采购,群众用药更加便宜、更加安全、更加合理。10月底,以“双考核,双挂钩”为原则,依据绩效考核细则,镇乡卫生院医改后首次绩效考核圆满完成,医护人员绩效工作及时兑现。至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人事制度、保障制度、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五项改革全部完成。</p> <p>    纵观迁安医改,领导重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保障到位,促使医改效果到位,实现了人民群众、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多方受益,普惠民生。</p> <p>    人民群众得实惠。梳理医改成果,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群体。2010年4月28日,以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标志,从群众得到实惠最直接的药价入手,我市打响基层综合医改第一仗。至2011年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累计销售药品7000多万元,群众得到的直接药品让利已达3000多万元。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镇乡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近300元,次均门诊费用下降了15元,农民看病更加便宜。通过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农民在村卫生室每年就医可直接报销60元,补偿更加方便。</p> <p>    医疗机构增活力。“医改要改出效益,改出活力”,医改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明确这一总目标。如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通过全员竞聘上岗,妥善分流安置,卫生院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医改前的80%提高到91%。同时,竞争机制的建立,增强了职工的上进意识,比学习、比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工作人员压力与动力并存,医院活力与效益双赢。镇乡卫生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呈现出较明显的“两降两升”的良性发展趋势:住院及门诊次均医药费用下降,门诊服务人次上升11%,医疗服务收入提高15.5%。政府对医改经费的足额保障,使镇乡卫生院由过去追求经济效益向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转变,改善环境、提高质量、优化服务成为卫生院发展的主基调,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制度得到落实,环境大为改观,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医疗质量明显好转,呈现了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状态,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高。</p> <p>    医务人员提待遇。医改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也避免了“大锅饭”。“临时人员”与“正式工”平等地站在了竞聘的演讲台上,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岗位管理,竞争上岗人员参照事业单位标准,经费由市财政全额保障,工资及“五险一金”均予以保证,医务人员平均工资较医改提高了近1000元,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p> <p>    调优新农合补偿方案,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终得彻底解决</p> <p>    2011年12月,市新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亲自把12.6万元大病补偿金送到了杨店子镇村民张海玲手中,在此之前,她因患血液系统疾病已经得到了3.1万元新农合补偿。至此,她共获得了15.7万元的补偿,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犹如雪中送炭。这都源于我市自2011年起在河北省率先探索实施的新农合大病补充补偿制度。</p> <p>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已历经了9年的探索与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大,已成为提升农民健康水平的最有力保障。2011年,我市进一步调整优化补偿方案,提高了补偿比例和封项线,降低起付线,增加住院报销医院级次,取消门诊统筹报销日限额,使保障能力再次提升。但受诸多因素限制,新农合在大病重病花费巨额医药费的补偿力度上还略显不足,为弥补这一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了新农合大病补充补偿制度,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之上,对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自付部分超过规定限额的,进行再次补偿,最高补偿30万元,使参合农民总体补偿最高达到了38万元。经测算,已有一名患者即将得到封顶线的最高补偿。</p> <p>    新农合大病补充基金由政府补助和参合农民共同出资建立,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补偿分为一般农户和低保户两类人群,对低保户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分段累计计算补偿金的方法,段值越高,补偿比例越高,最高补偿比可达75%。</p> <p>    多渠道筹资、大额度补偿、广覆盖保障、重点户倾斜,正是迁安大病救助机制的特点。在新农合制度保障的基础上,红十字大病救助机制又成为最有力的补充。2011年7月5日“知行合一、爱满迁安”大型爱心募捐活动在人民广场举行, 1300多人现场募集善款426万元,将全部用于大病医疗救助。就此每年的7月5日也成为迁安人的 “爱心日”,商场、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均可见红十字爱心捐助箱,迁安的人爱心在不经意的日常消费中就得以体现,汇聚成无比强大的力量,支撑起千百个需要帮助的家庭。</p> <p>    建设标准不断提高 投资数额空前巨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彩之笔 </p> <p>    2011年,市中医院迁建项目正式启动,这一工程被列入了迁安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看到整体规划的人无不欢欣鼓舞,这所总占地达361.1亩的中医院园区,集医疗救治,科研教学,养老托老,中草药种植研发于一体,将被打造成“北方名院、全国典范”。3年后,这将成为保障迁安人民身心健康最有力的阵地。</p> <p>    于此同时,坐落于市区南部黄金地段的人民医院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主体大楼已经落成,各项辅助工程正在快速推进。这所投资6.5亿元、占地222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的医院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北方最大的县级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p> <p>    在加快迁建的同时,盘活、整合既有存量医疗资源。利用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旧址实施妇幼保健院改扩建,从根本上缓解妇幼保健院房屋和床位紧张现状。同时,精神病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迁建也相继启动。</p> <p>    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也有新成果,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契机,投资900多万元实施了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工程,利用中央投资对建昌营和沙河驿两所中心卫生院进行改扩建。19所乡镇卫生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外装修、布局调整,使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投资67万完成67所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医疗机构的建设水平及服务能力。</p> <p>    强化教育为手段,提升素质是根本,卫生行业形象实现华丽蜕变</p> <p>    2011年2月19日,知名传统文化讲师、中国中医药大学博士董正平,著名传统文化讲师马益玲深刻而生动的讲解让1000多名医务人员集体接受了一次心灵与道德的全新洗礼。</p> <p>    这一年,全体卫生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涤,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医德医风教育、执业素养教育,卫生系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着华丽的蜕变。</p> <p>    走进卫生局的办公楼,迎面是醒目的三行大字:“用形象影响和带动人,用制度管理和规范人,用业绩评价和使用人”,这是2011年以来卫生系统唱得最响的主题,与这三句话同样响亮的是“团结、规范、博爱、敬业、创优、诚信、安全”十四个字。如今每个卫生人对这三句话和十四个字不仅是倒背如流,更是解理深刻。<br />  <br />     2010年底月,市卫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担负起了卫生事业发展大任,“孝德文化”同时被纳入医德医风建设中,以传统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单位、和谐医院、和谐家庭,全力打造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体系。局领导带头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每周一次的领导班子例会、两周一次的集体学习、每月一次的科长例会成为雷打不动的铁制度,学习会、报告会不定期举办,学习成了全系统的主题。同时,积极拓展道德教育内容,树立典型,引导干部职工人人争当道德模范。涌现出了省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韩文宝等一批道德模范。他们用形象影响和带动着所有卫生人在保障全市人民健康的道路上拼争奉献。 </p> <p>    与不断强化道德教育同时推开的是更加科学规范的用人理念,不断实践着用业绩评价和使用人。2011年5月8日,一场严格程度堪比高考的特殊考试正在进行,整个考试策划与操作均由北京专门的人才招聘公司负责,笔试、演讲、面试环环相扣。考试自上午8点一直封闭进行至晚上10点,最终7名胜出者当场被任命为副股级干部。所有参考人员及全系统干部职工无不拍手称赞:“公平、公正、公开,提拔的同志德才兼备,令人叹服!” 从此,这种用人方式成为制度在卫生系统一直坚持下来。“想干事的给机会,会干事的给岗位,干好事的给地位”。一年多来,无论是提拔干部,还是评优选先,都通过这种公平公正测试,民主评议推荐的方式进行。争工作、比业绩、看成效、比干劲成为全系统的主流,处处风清气正,人人争先创优。</p> <p>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系列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成为管理和规范人的利器。局机关实行电子签到制度,要求职工提前10分钟到岗,将此列入年终考评。就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设置六条“高压线”,对医德医风暗访中查处的违纪人员给予严肃处理,一般干部职工一次曝光待岗半年,年内两次曝光者,在编职工调离卫生系统,临时人员予以辞退;股级干部一次曝光进行通报批评,取消本人及单位的评先评优资格,年内两次曝光给予免职;医疗单位干部职工年内有3次5人以上被曝光,免去该单位负责人职务。卫生局机关大厅前设置了“局长信箱”,倾听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呼声与建议。</p> <p>    健康大业,情系百姓。一年多来,市卫生系统正是以这种温暖万家的情怀,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征途上不断破解难题、锐意改革创新,树立了全新的行业形象,创造了一项项全省领先的辉煌业绩,为“魅力钢城、绿色迁安”建设和“四五”转型攻坚计划书写着华丽的诗篇。</p> <p> </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