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水务局创先争优促转型

迁安市水务局创先争优促转型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4-28 13:52:29 1101阅读

<p>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 市水务局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广开源、重节水、强治理、惠民生,多措并举,扎实工作,水务改革发展有序进行。</p> <p>    实施全市统筹规划,在服务全市经济转型提升中创先争优。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反复酝酿、多方论证,对全市水务发展格局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以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民生水利为重点,全面推进“魅力钢城、绿色迁安”建设进程。对接上级政策,先后起草了《中共迁安市委、迁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迁安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聘请唐山水科院对全市“十二五”水务改革发展进行全面规划,为全市水务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建立项目跑办督办制度、项目跑办奖励机制等措施,发动全系统力量,全力跑办项目,争取我市更多项目得到上级支持。2011年,共投入1.83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1800万元,完成了6项工程建设;2012年,计划总投资2亿元,争取上级资金5323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河道治理、节水灌溉、水土流失治理等9项工程。全力做大水利特色工程,该局按照“开发滦河、沿河布局、跨河发展”的思路,做足做好滦河生态防洪工程的延续和扩张文章,不断加快4号橡胶坝建设进程,对20平方公里的滦河市区段夹心滩实施大开发,如今滦河综合开发工程已经全面启动。</p> <p>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创先争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该局坚持重民生、惠民生,科学发展为民生的理念,积极深入基层,认真搞好勘察设计,针对个别农村小学饮水困难等问题,科学谋划,深入实施,2011年,在投入885万元,解决12个村、1.62万农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又筹资146万元,打井12眼,铺设管道1.1万米,配套16台套,解决了16所农村小学、7696名师生的饮水问题。今年,该局预计解决1万农村人口、农村学校饮水不安全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扩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社会效益。抓好防汛抗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局认真履行防汛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扎实开展防汛检查、物料储备、责任制落实和水行政执法等工作。2011年,累计筹资5439万元,完成防汛工程46处,及时排查了水库、河道等汛期隐患,完成各种工程总量1780万立方米,极大地提高了全市的防洪安保能力,得到了省、唐山市防汛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全力做好移民工作,确保移民稳定、社会稳定。该局不断加大移民工作力度,圆满完成了168.42万元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工作,解决各类移民问题19个,接待移民上访170余人次,信访结案率达100%,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p> <p>    狠抓水资源管理,在打造和谐水务环境中创先争优。今年,该局预计修建集雨水窖427个,增加蓄水容积1.42万立方米,有效地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特别是滦河生态防洪工程的正常运营,每年为我市增加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6000至8000万立方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同时,为促进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及合理利用,该局从制度建设着手,严把水利部关于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的三条“红线”,扎实推进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市被河北省水利厅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先后以轧一钢铁、松汀钢铁、荣信钢铁等钢铁企业为试点,大力推广“取用水双控,废污水回用”的管理模式,年可节水1200万立方米;以彭店子乡高李庄村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村,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节省劳动力、改善渠道质量、节约用水、保证水费上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局因地制宜,以发展大棚滴灌、果树微灌、引水上山管灌工程为突破点,大力抓好农业项目的水利配套建设,投资776.7万元,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0160亩,其中管灌9090亩,小型微灌1000亩,大棚滴灌70亩。2012年还将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对灌区渠道进行修复改造,全年计划完成面积1万亩。</p> <p> </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