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季度迁安市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4-17 14:47:31 1549阅读 <strong>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 今年以来,迁安市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工作力度,制定并实施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一季度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据对全市100户农户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迁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8元,同比增长13.3%。在收入构成中呈现“两增两减”的特点,即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家庭经营收入及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br />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占全部收入比重达61.79%<br />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非农劳动力比重逐年上升,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且工资水平提升,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迁安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14.52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465.77元,增长21.68%。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达61.79%,拉动农民收入增长12.27个百分点。<br /> (一)本乡地域内劳动所得收入持续增长。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及迁安市两个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就业,且全市各地的雇工工资水平普遍比去年有所提高。一季度农民人均本乡地域劳动收入1526.53元,比去年增加262.38元,增长20.76%,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是28.39%。 <br /> (二)外出务工收入增速提高。农民外出就业人数及务工薪酬的增长带动外出收入增幅明显回升。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838.0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4.86元,增长34.48。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是32.05%,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br /> 二、转移性收入增长稳定增长<br />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的“受惠面”越来越广,享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政策性"收入不断增加。如: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农民获得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等收入增加;规范津贴补贴和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离退休金及养老金大幅提高;农民积极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收入不断增长;政府提供的无偿扶贫扶持款、救灾救济款、购买家电退税等其他转移性收入的提升也带动转移性收入增长。一季度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34.67元,比去年增加52.76元,增长13.81%;拉动农民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2.04%;占农民收入的比重10.27%,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br /> 三、家庭经营纯收入有小幅下降<br /> 2012年一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833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元,减少3.3%。从家庭经营三个产业收入构成看:畜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拉动一产收入快速提高。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443元,占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53.18%,比2011年增加235.09元,增长101.29%。其中人均畜牧纯收入34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7元,增长近13倍;受钢铁行业低速影响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54元,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336元,与去年基本持平。<br /> 三、财产性收入下降<br /> 一季度迁安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48.58元,比2011年减少38.76元,同比下降20.69%,财产性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租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利息等。分析原因主要是股票证券等市场低速,民间借贷利率降低等因素影响。 <br /> 二、当前迁安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br /> (一).农民从家庭经营农业中得到的收入难以持续增加。<br /> 1、传统的种植业增收潜力有限,农资价格较高,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尤其是农用化肥、种子、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均在历史高位,增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遏制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当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已基本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再靠提高单产增加农业收入已很难。 <br /> 2、农村劳动力价格增长削弱农业生产劳力<br /> 随着农村劳动力工价上涨,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从而影响从事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投入。<br /> 3、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村当前的一家一户生产造成的地块小且分散,难以进行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持续发展,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br /> 4、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一是农副产品粗放销售,缺少深加工产品,受市场影响很大;二是缺少应有的保障,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三是农业种养殖缺乏科技含量,没有品牌效应,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br /> (二).受劳动力素质影响,工资性收入增加潜力有限。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工资收入提高空间有限。目前大多数务工农民仍然从事着初级工作,高级技术人员的比重并不高,因此农民的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在广大务工农民中普遍存在着技能缺乏,自我学习能力较弱,接受培训的机会少等现象,制约了劳动力素质提高,跟不上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br /> (三).政策性转移收入的增量逐渐减弱。前几年国家实行粮食直补、生产资料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性补贴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但随着政策的逐渐完善,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农民得到的政策性转移收入将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增量逐渐减弱。<br /> 三、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br /> (一)稳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从2012年一季度的资料分析,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还是在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使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br /> (二)继续巩固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农民收入的提高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步伐,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发展优质水果、蔬菜标准化基地,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加。<br /> (三)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一是要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搞好农业招商引资,扩大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保障;二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r /> (四)大力推进全市农村“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努力提高软硬件服务质量,打造迁安特色、精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br /> (五)强化惠农扶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调控政策,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在实现增产的同时,实现增加农民收入。<br /> 广告 相关推荐 573.49万元,为期1年!迁安又将迎来大变化! 2025/06/24 0评论 2880阅读 最新消息!迁安一批商铺、库房租赁权将公开拍卖! 2025/06/24 0评论 2175阅读 领奖了,迁安又中大奖!大乐透1800万花落新寨站! 2025/06/20 0评论 1740阅读 重磅!迁安城北将新建一座综合能源站! 2025/06/20 0评论 1464阅读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