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迁安市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4-13 10:31:53 1089阅读

<p>   <strong> 迁安信息港消息</strong>  2011年,全市深入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5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了291亿元的省达全社会投资目标,超市达目标288.4亿元1.1个百分点。</p> <p>    一、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br />     1、亿元以上项目增多,对投资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撑。全年在建项目3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5个,完成投资224.8亿元,占整个投资的77.1 %。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7个,同比增加22个,完成投资88亿元,占整个投资的30.2%,亿元以上项目成为投资增长有力的支撑。<br />     2、大力发展服务业,促使第三产业投资份额提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有力地推进了第三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1.5亿元,同比增长37.9%,比全社会投资增速快15.1个百分点,占整个投资的38.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在第三产业中增幅居前,分别增长51.9%、76.9%和93.9%。<br />     3、全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效果初步体现。今年,全市切实发挥项目投资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重要作用,实施了首钢重型汽车制造、基尼起重设备公司起重机制造及钢铁剪切配送物流、燕郊机械厂二期等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以及百善药业豨蛭络达胶囊生产线、北京英诺特公司生化制药、葵花药业生物制药、耀华浮法玻璃及超白压花太阳能电池基板等一批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为重点的新兴朝阳产业项目,有力的推动了全市的工业结构调整。全年实施工业项目151个,完成工业投资167.8亿元,同比增长17.2%。<br />     4、三大省级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支撑作用凸显。为加快三个省级产业聚集区建设,促进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全市先后投入了近30亿元建设园区内的水、电、路、讯、热、气等基础设施,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和西部工业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 北方钢铁物流聚集区正在加快建设。到目前为止,入驻两个工业园区内的法人企业487家,入驻物流园区企业有浙江物产、中铁联合物流等大小企业50多家,三大园区已形成了以精品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制药、特色轻工、现代物流等为主的产业集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br />     5、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城乡新民居改造再掀高潮。全市按照“内涵改造、拆旧建新”的思路,大力实施城市拆迁和改造,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施了王家园、殷柳庄和“四点八村”等城中村改造工程;蔡园镇孟官营村新社区项目、马兰社区二期工程、白龙港新农村建设、滨河新村安置房等建设项目进程加快,全年完成城乡住房建设投资55.4亿元,同比增长40.3%,住宅施工面积49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2%<br />     二、投资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br />     目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呈现平稳增长、结构改善的总体发展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br />     1、“两高”行业投资占比较高,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抑制“两高”行业投资,有效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但由于全市的重工业趋势明显,对资源能源消耗依赖程度高,仅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就完成投资89.3亿元,占整个投资的30.6%,致使全市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调整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仍是任重道远。<br />     2、三大产业园区成立时间尚短,园区聚集程度还不够高。由于聚集区建设刚刚起步,园区内大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不够多,产业链功能还不够完善,产业的聚集程度依然较低,产业集群效应仍需进一步加强。<br />     3、农业及涉农基础设施投资偏弱。 2011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为3.2:58.5:38.3,其中农业(第一产业)投资9.5亿元,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依然很低。<br />     4、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了诸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房贷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等一系列调控政策,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有序运行,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可能对下一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br />     三、几点建议:<br />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落实全市转型提升中,应特别关注农业投入,增加农业投资的比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建设。<br />     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工业结构调整。要按全市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把精品钢铁业作为发展的最大支撑,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精品钢铁业要进一步放大产业优势,建设国家级精品钢铁基地。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全面完成铁钢材配套改造,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产品,推进钢铁由传统生产向材料制造供应延伸,努力形成从原料生产到下游用户的全产业链体系;装备制造业要加快提升发展水平,建设北方重要的大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围绕冶金装备、工程装备、矿山设备和铸造基地等领域,加快扩大装备制造业生产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占领技术制高点,打造环京津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发展势头好、发展前景大的产业,打造新的战略增长极;传统产业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培育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领军企业,再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br />     3、以物流业带动服务业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推进浙江物产大型物流基地建设,以物流业带动服务业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要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高站位思考,打造具有迁安特色的医疗养生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真正把城市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把城市的能量全部集聚起来,打造名副其实的区域性功能中心集群。<br />     4、建好三大产业园区,走发展集群化之路。三大产业聚集区是全市各镇乡共享的发展平台,也是今后迁安市发展的巨大舞台,要进一步加大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市场运作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高标准推进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把园区打造成为产业聚集、用地集约、物质循环、持续发展的强大载体。积极推进项目向园区投放、产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上下游产业关联发展,壮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发展档次,走发展集群化之路。<br />     5、稳定房地产市场,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全市正处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需求日益增长,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而且关系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增加商品房供给总量,减少拆迁被动需求和炒房投机需求的同时,重视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促进存量二手房的盘活流动,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引导市民的合理消费、梯度消费,继续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居民购买自住房的支持作用,扩大公积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职工公积金的使用率和住房补贴比例,加快廉租房和农民保障性住房建设,帮助普通家庭改善住房条件。<br />  </p> <p> </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