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交通运输局全面启动“春雷行动”

迁安市交通运输局全面启动“春雷行动”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3-29 09:22:17 1031阅读

<p><strong>    迁安信息港消息 </strong>为改变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部分线路路段存在通行不畅、断交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建养工作水平和市域路网的通达能力,进一步优化市域路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功能,迁安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全面启动了“春雷行动”。</p> <p>    “春雷行动”中,该局从目前农村公路现状入手,针对部分镇(乡)、村和个人非法侵占路产路权,私设道口、占用公路控制区非法建设及在公路控制区、建设区,非法抢栽、抢建,扰乱公路建设,侵吞国有资产等侵权现象,明确农村公路管养的目标和方向,采取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开展典型示范等多种举措,全面提升全市路网的养护管理水平,使全市农村公路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深化改革,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体制。努力做到管理体制上的“三落实”和运行机制上的“三结合”。“三落实”,即落实市政府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主体责任。构建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市为主,镇乡配合”的责任体系;落实资金。确保市、镇(乡)两级财政资金按照管养工作明确的标准全部落实到位,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落实机构人员。截至目前,市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人员已全部到位,争取最短时间落实好镇乡养护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三结合”即实现专业养护和群众承包养护相结合。大中修工程、小修保养必须以专业队伍负责为主,日常养护要推广养路人员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相结合。创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和养护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市、镇(乡)、村三级联动、村民联防的路政管理模式;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各镇乡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爱路、护路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管好、养好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公路。二是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实现养护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结合我市重新修订的《迁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其主要精神就是要适应我市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在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同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水平和养护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标准的全面提升。各镇乡将以《办法》的贯彻执行为抓手,完善农村公路工作机制,提升依法管理水平,实现依法筹措资金,依法养路、管路;将统筹好大中修工程和日常养护、路政管理、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和沿线绿化等方面的工作。三是抢抓机遇,全面提升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该局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坚持工作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减,坚持政府主导、深化改革、统筹兼顾不动摇,重点向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县乡道改造、连通路建设等方面倾斜,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常态化、规范化。</p> <p>    与此同时,该局通过多方筹资,形成强大合力,全面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作。他们按照全市产业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农村公路线路功能,统筹规划,分类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跑办力度,积极争取省厅补助,继续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再造工程”,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重点县乡道路大中修和危桥改造工程,力争完成150公里,改变局部交通不畅的状况,提高现有农村公路的通达能力。加快连村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工程”,新建、改建60至70公里连村公路,2年内打通全市境内所有农村公路的“末梢神经”,在“村村通”的基础上打造“村村畅”,打造西部、北部、东部三大农村路网板块,与主干道路高效通达,实现全市农村公路联网成片。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鼓励镇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