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打造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靠科技
迁安信息港消息
现年36岁的市农牧局技术人员白红芬,已在基层园区工作10多年,2009年获得了“中华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这是奖励基层农技人员的最高奖项。像白红芬这样的优秀农技人员,在市农牧局屡见不鲜。截至目前,该局已拥有在职大学本科以上79人,硕士研究生7人,有专业技术职称11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2人,中级职称人数5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50多人靠获得的科技成果破格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这都是该局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的结果。
引进高端人才,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该局从2002年起便开始了与省农林科学院的科技合作, 2006年又开始了与华北五院及周边科研院校的合作,到2009年,先后有120多名专家学者教授来迁讲学、做项目、转化成果,共有317项科技成果落户我市,培训农民11.5万人次,农民人均增收810.75元,累计扶持培育甘薯、杂粮、果品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23家,开发农业精品7大类37个,注册品牌商标13个,创省级名优产品19个,有13个绿色农产品、28个有机农产品通过认证。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去年,该局与四位院士达成了在迁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合作意向,今年4月正式挂牌,这是我省农业领域惟一一家院士工作站。
培养新型实用人才,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该局始终紧密结合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注重发掘培养各类新型农业实用人才。一是培养造就了以瑞阳农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苏议、春良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郭春良、福源奶牛养殖场场长武凤英为代表的农村新型管理人才,有力带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土地规模经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二是培养造就了以上庄乡农技站长马功、大崔庄镇农技站长刘春盈等为代表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对接;三是培养造就了以种菜能手王文江、西瓜能手马明周、樱桃能手关杰民为代表的农村科技示范户、土专家,使农技推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领军人才培养,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局长王书成是全省惟一具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者”和“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双重称号的县(市)级农牧局局长,是河北省首批教授级农业推广研究员、全国农业推广理论委员会委员和全省知名的专家型局长。全局有两名同志被评聘为农业推广研究员,有两名同志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有两名同志先后获“中华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今年4月份,全省农技推广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杨雄年、省农业厅厅长赵国岭等领导同志对迁安农技推广的队伍建设、人才素质、功能设置、推广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其在全国打造一个符合县级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功能设置健全、现代服务水平最高的农技推广机构,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争先创优意识浓、工作成效显著的农技推广队伍。
近年来,该局先后争取并完成了8项国家级、10项省级农业重点项目,并获得4项省部级、8项地市级农业科技成果奖励,使我市成为全省闻名的农业项目最多、质量最好、效益最高的项目大县(市),农业人才种类最全、素质最高、贡献最大的人才大县(市),农业成果最多、档次最高、影响最大的成果大县(市)。我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农村改革先进市”,农业信息、农业植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居全国先进水平,农业综合执法、农机安全生产、土地流转等10余项工作均处于省、唐山市领先行列,连续5年被唐山市农牧局评为优秀县(市)级农业(牧)局,连续8年被市委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