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李福来:新技术带来新效益

迁安李福来:新技术带来新效益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31:16 2346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秸秆反应堆”会出现一系列关于这一名词的解释说明,可要是在赵店子镇谈到“秸秆反应堆”,大家首先想到的却是李福来这个名字。李福来从事大棚黄瓜种植10余年,先后试行“秸秆反应堆”等多种棚菜种植技术,改良后的大棚黄瓜一棚可增产几千斤,可增加收入2000余元。

    赵店子镇沟南庄村李福来今年47岁,1994年在外地做花生生意的他发现种植棚菜效益不错,便跟亲朋好友凑了14000元钱在自家的一亩地上开始种植大棚黄瓜,可因遭遇霜霉病的袭击再加上经验不足,第一年整个大棚仅收了4.5公斤黄瓜,直接损失了2000多元钱。“当时真是不想干了,可一想就这么放弃了还真有点不甘心。”李福来回忆道。

    为了增加种植经验,他四处取经,细心摸索,潜心研究种植技术,并买来大量书籍进行充电。棚菜在温度和湿度的把握上要求很高,李福来便在棚内安装温度计,设置通风口,夏季定时通风、浇水,冬天注意棚内温度,合理调控温度和湿度;大棚黄瓜容易受季节、环境影响,李福来便选择那些抗病性强、抗低温弱光的黄瓜品种,并改变种植方法,将一茬种植变成两茬种植,这样既提高了黄瓜产量又避免了因受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损失;为了防止作物受病虫害影响,他每天早出晚归细心观察作物长势,定时喷洒农药,并随时将作物黄叶除掉;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他阅读大量书籍,积极收看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并通过市农牧局技术人员引进了“秸秆反应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将秸秆埋入地下进行发酵从而产生满足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李福来娓娓道来,“自从我将这一技术推广后,其他棚菜种植户也纷纷来我这儿参观、学习,看着这个技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别提多开心了。”

    经过10多年的不断努力,李福来已经拥有2个暖棚3个冷棚,每年每棚黄瓜单茬可产10000公斤。他经营的棚菜除了黄瓜又增加了西红柿、茄子等品种,且因品种好、味道佳而供不应求。如今的李福来又看到了种植大棚葡萄的前景,开始四处取经、学习种植葡萄的探索之路。“我想既然我能把棚菜种好,那我也能将葡萄种好,以后我要把这几个大棚的蔬菜全变成葡萄,也让葡萄能手变成我的代名词。”谈到未来规划,李福来信心满满地说。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