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刘学军

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刘学军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8:18 1454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 刘学军,48岁,个体私营车主。从2003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刘学军坚持无偿献血15次,共计5600毫升,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无偿献血。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有10多位车主和司机朋友成为“铁杆”无偿献血者,并且越来越热衷于这项公益事业。
 

    说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刘学军还有些不好意思,那时候,对无偿献血没有多少理解,每次经过文化广场看见那里停的采血车,他都很好奇,有一天,他在车下转了好几圈后悄悄走上采血车,一是想知道自己身体是否健康能不能献血,二是想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尝试性地走上献血车后,医生先向他介绍了一些无偿献血的知识。一个人一次献全血200至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至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至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会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而且还能挽救他人。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够帮助垂危的病人,刘学军义无反顾地挽起了袖子……献完血后,他得到了血站工作人员送的一份纪念品和一个献血证。怀揣着献血证,一种助人为乐的喜悦和欣慰感充盈着他的全身。但激动归激动,他心里多少还有些担心,刘学军说:“因为自己搞运输,工作很辛苦,担心身体承受不住。可事实证明,我不但没有任何不适,而且感觉浑身轻松,睡觉也香。从此,不管生意多忙,一年两次的献血就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而且,每次献血回来,我都会带上一大摞的宣传资料,发给别人。”
 

    凡是刘学军认识的人,几乎都听他念叨过无偿献血的好处,开始有人说他傻,说无偿献血没有一分钱的回报,你图个啥呢,听了这话刘学军就告诉他们:“我是个大老粗,别的我不懂,就觉得献血就像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一样,是随手可献的爱心,是非常平凡的行为,一袋血从自己身上抽出去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过不多久人体就会制造新的来补充,但是也许就是这一袋血,它决定了一个生命的去留。”刘学军的亲身经历和孜孜不倦的宣传,带动了十几个朋友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有的还和他一样定期去献血。有的人想去不敢去,他二话不说会扔下手中的活陪他去。
 

    有时刘学军哥几个在一起闲聊,他们会开玩笑地说,老刘,你太适合搞营销了,你看你把我们这帮车主和司机传染的,不献血就好像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似的。听他们这么说,刘学军心里可美了,因为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带动更多有爱心的人来参加献血,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灿烂。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