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一座资源型城市转型探微
迁安信息港消息 11月29日,河北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报道《迁安三问》。该文从迁安怎么看、迁安怎么办、迁安怎么干三个层面,报道了迁安市“四五”转型攻坚计划提出的深刻背景、核心内容、重大举措,全面展示了迁安市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成就。本报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迁安市经济曾连续9年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之首,去年居全国百强县(市)24名。盛名之下,经济上的成功,人们对迁安多投以赞许和羡慕的眼光;眼光中也有疑惑。靠资源和钢铁支撑,迁安经济迅猛发展,但“一钢独大,大而不强”的产业结构矛盾曾饱受非议;还有一个聚焦点,迁安是河北省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贯彻省八次党代会,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让人们期待。
前不久,记者走进迁安。所到之处,处处感受到这座城市在转型发展中呈现出的生机与活力。在城市,总投资11亿元的奥体中心项目正加紧施工;在农村,河北省首条自行车绿道在长城脚下全线贯通;在园区,西部工业区投资26亿元的京秦高速迁安支线正抓紧建设……火热的建设场景背后,是一组坚实的数字:截至10月底,完成全部财政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3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38.3%。
可喜的局面从哪里来,记者试着从三个层面破解迁安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迁安怎么看
迁安怎么看?鳞次栉比的高楼,波光粼粼的黄台湖,宽敞整洁的道路,还有气度不凡的工业园区……
“实事求是,也要一分为二。”迁安市委书记胡国辉说,“实事求是看迁安,成绩有目共睹,有些方面成绩非常显著。”
从经济层面上看,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5亿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5%;全部财政收入达到56.9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4.9%。
从投资上看,五年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9倍。始终保持了河北首强地位,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上升到第24位。
“但也有不足和差距,那种过多依赖要素和资源投入,过多关注经济规模扩张和增长速度的做法已难以为继,转型压力非常大。”胡国辉坦言,“现在的迁安是如何在‘加快’和‘抓实’下功夫,不转则亡,慢转则退。”
迁安转型有三重压力:
其一,从省内看,和迁安一个层级的武安、三河发展势头迅猛;本区域内,丰南、乐亭也都提出了追赶迁安的目标。保住河北首强,“迁安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提升必须同时进行的双重目标压力,速度不能下来,质量还要上去”。
其二,迁安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仅仅是把现有主导产业做强做精,也不仅仅是培育起几棵非钢产业的“参天大树”,“而是要实现社会、文化、生态包括政府职能等各个方面整体转型。”迁安面临全面转型的压力。
其三,走创新图强的产业转型之路,就要担风险。一些诸如“想开放不开明、想干事思路窄、想转型怕风险”的旧观念还有一定的市场,突破束缚,迁安面临“思想转型”的压力。
迁安怎么看?成绩巨大,压力不小。
迁安怎么办
迁安怎么办?这是胡国辉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去年4月1日胡国辉任迁安市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带领一班人深入乡村厂矿调查研究,和广大干部交流探讨,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沉淀、梳理、思考之后,初步形成了一个迁安整体转型攻坚计划的想法。经两个多月广泛征求意见,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体会上,胡国辉做了《全面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向着“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目标加速前进》的报告,至此,“四五”转型攻坚计划正式出炉。
有专家称,“四五”转型攻坚计划是指导迁安今后几年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措施、有目标、有重点、有路径,“四五”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化联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方向、目标和路径;
五大战略———大城区、大园区、大产业、大交通、大开放,是基本思路和战略部署;
五大支撑———思想大解放、智力大提升、融资大平台、土地大开发、项目大会战,是方法、载体和平台;
五大机制———科学决策机制、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干部考评任用机制、大督查机制、扶持奖励机制,是体制、机制保障。
实施“四五”转型计划一年取得丰硕成果后。今年9月,迁安提出了新的目标:全面打造“品质靓城、产业新城、生态绿城、创新智城”,把迁安建成经济发达、幸福宜居、功能完善、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未来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尽快跨越百亿大关,向着200亿目标加速前进;继续保持全省首强地位,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前20位。
迁安怎么办?“四五”攻坚谋新篇。
迁安怎么干
找准突破口。如何看待资源?迁安认识到,产业是经济的支撑,产业转型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核心。他们按照“依托钢、延伸钢、不唯钢”的思路,把钢铁做精、把非钢做大,通过做好“整合、延伸、循环、提升、拓展”五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以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为支柱)、“两翼齐飞”(以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彻底改变了“一钢独大”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
提升新品位。以“两轴两带”开发建设为龙头,以标志性建筑为引领,加快建设体育中心、王府大酒店等“地标”工程,打造一批百年城市精品。全力构建滦河生态休闲区,加速右岸新城崛起,按照总部经济、产业研发、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绿色城市和城市转型,努力建成山水交融、宜居宜业的滨河典范。
打造增长极。迁安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轮驱动”作用,用全域城市化推进经济增长,增加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此外,他们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以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为平台,实施了投资50亿元的浙江物产钢铁供应链物流等13个项目。
再创新优势。以四大工业聚集区为载体,按照“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循环式生产、集约式发展”的思路,变“点状”态势为“聚集”优势。三一重工再制造中心、浙江物产、复旦复华东英吉利大学低碳科技示范园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在此落地,迁安也成为全省惟一同时拥有三家省级聚集区的县(市)。
生态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迁安按照“发展旅游的经济之道、市民休闲的健身之道、游客观光的消费之道、农民增收的致富之道”的定位,以现有路网为依托,加强沿途及周边的绿化,规划了“一横三纵”四条绿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绿道沿线百里经济林带造林面积3.8万亩,新立项观光园、采摘园、科技园等各类休闲农业园区和农庄23个。
春华秋实,转型升级的效果正在显现。如今一座山青水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已经屹立在燕山脚下。
迁安怎么干?科学发展,实干兴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