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新农合补偿制度惠农受欢迎
迁安信息港消息 “新农合政策就是好,帮助我的家庭解决了很大的经济问题!”提起新农合补偿,杨运江老汉连连竖起大拇指。自迁安市实施了新农合补偿制度、尤其是今年实施了新农合大病补充补偿制度以来,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杨老汉今年51岁,家住迁安镇省庄村,家里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儿子,又是上学,又是盖房,又是准备娶媳妇,用钱的地方实在不少。日子虽然不富裕,倒也其乐融融。老杨平时在建筑队打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最近几年身体也不好,还患有冠心病。为了节省开支,平时犯了病,稍微休息休息,待病情好转一些就继续工作。直到去年腊月,胸口憋得实在难受,不能走路,就连晚上睡觉脱衣都很困难。这才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十几天。症状仍然没有好转,医生说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于是在正月十六那天,打车来到了北京阜外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心脏血管已经堵了90%,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手术。四个搭桥,总算是挽救了老杨的生命。虽然是病好了,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还是压着一块大石头:这前前后后7万多元的费用又给家里添了不小的负担,好几万元的外债何时才能还清啊!病愈回家,没想到的是住院费用新农合就给补偿了21512元,新农合大病补偿又给补偿了1万多元,两次共补偿了3万多,真是让老杨的心里乐开了花!
“参加新农合没让我自己花钱,还给我报销了4万多。感谢党和政府,真是不知让我说什么好啊!”当赵店子镇赵店子村的低保户42岁的张艳芹拿到办事处送来的补偿款时连声致谢。张艳芹家有4口人,一双儿女,平日只靠丈夫一个人打零工维持生计。今年,张艳芹因患乳腺癌做了乳腺切除手术。为了治病筹钱,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借到了,年迈的婆婆也把毕生积蓄的1万多块钱全部拿了出来,前后6次去唐山住院共花了62919.63元。但没想到住院费用新农合就给补偿了17949元,大病补充补偿又给了24745元,两次共补偿了42694元!“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农民得了大病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啦!”张艳芹高兴地说。
迁安市新农合补偿制度规定,像张艳芹这样的低保人群,参加新农合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且在大病补充补偿的政策中,还给予相当程度的政策倾斜。也就是说,低保户张艳芹参加新农合自己没出一分钱,就得到了4万多元的补偿金。目前,张艳芹的病情稳定多了,生活能够自理了,丈夫又开始四处找工作挣钱,赵店子中心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也正在积极地为她进行着每月一次的回访,办理着门诊慢病补偿手续,小小的家庭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据了解,2011年,迁安市共有506394人参加了新农合,截至10月底,共有185128人次得到了7413.67万元的住院补偿。其中,住院补偿1万元以上者共有1073人,补偿5万元以上者共21人,6人补偿达到8万元封顶线。在新农合大病补充补偿工作中,已有348人的1893518.18元补偿金得到审批,补偿工作正在进行中。已有一人住院补偿和大病补充补偿累计达到了158277.2元。
在农村普通老百姓家庭,最怕的就是家里人患大病,轻者用光家里的积蓄,重者就是倾家荡产。迁安市委市政府通过把新农合补偿这一惠民政策做足、做实,确实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