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小食摊”包围校门口,垃圾零食当叫停!
迁安信息港消息 “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又多起来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真让人担心!”开学了,不断有迁安市民致电本报,担心孩子在学校门口买的食品不卫生。学校周边小吃的卫生状况究竟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探访发现,学校外吃的喝的“五花八门”,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却着实让人捏把汗。
现象: “三无小食摊”包围校门口
记者近日在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小学和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等中小学校周围看到,处处都有“三无小食摊”的身影。
在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旁边的小巷里,流动小食摊点一字排开。记者数了一下,共有8个,大多用人力车推着一瓶液化气和炉具,现场加工孩子们喜欢吃的炸火腿肠、麻辣烫、烤冷面、里脊夹饼等,还有一些卖小食品的流动三轮车。记者注意到,这些路边流动食品摊,没有任何卫生消毒设施,加工过程肮脏不堪,汽车带起的尘土,直接落在食品上。销售的小食品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14:00左右,学生们陆续来学校,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直接进入学校,而是三三两两簇拥到附近的小吃摊前。卖零食的流动摊点立刻热闹起来,摊贩们飞快地接过一只只小手递来的钱,根本来不及擦手就把孩子要的食物递过去。在一家炸串儿摊前,记者看到,摊主从一个泡沫箱子里取出肉串儿,放入油锅中炸,那油黑乎乎的,已经不知道用过多少次了,各种肉串儿、蔬菜没有任何包装地混放在一个箱子里,食品安全实在堪忧。据了解,集聚在学校周边的这些流动餐饮车、小食摊点、麻辣烫加工点,都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品加工人员也没有健康证。
家长:流动摊点让人忧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每天给的零花钱全部用在买校园周边饮食摊的小食品上了。早餐几乎不在家吃,一份烤冷面,一瓶饮料,又贵又不干净,经常闹肚子,管也管不住。“你总不能整天跟在后面管,这些小吃在校门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孩子们的自制力又差,看到了能不买吗?”刘女士说,十分担心这些食品卫生。
专家:不卫生食品影响孩子成长
“长期过量食用含化学添加剂、色素、香精、重金属、甜味素以及卫生严重不达标的食品,有诱发癌症,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可能。”迁安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专家说。
专家告诉记者,一些路边简陋的流动餐饮车和一些地下小作坊生产的食品,缺乏卫生安全的保证,不排除其中含有病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为了好销售,加工者在食品中加入大量的添加剂、色素、香精、甜味素等,把食品搞得色艳味香,再加上小孩子的鉴别力与自制力差,就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的主要食品。这样对孩子们的成长很不利,有可能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因为重金属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引起记忆力减退、痴呆、智力发育障碍。
学校:希望相关部门能定期巡查
为了制止学生在校门外的流动摊点消费,不少学校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一位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校外流动食品摊点,学校感到非常头疼,毕竟摊位上所销售的食品没有安全保障;孩子辨别能力差,好奇心又很强,看到符合口味的小食品,就会去买。学校为此也采取过措施,班主任和教务处在学生的教育上,多次强调了不健康食品的危害性。学校老师更是出面制止过这些小商贩,但由于人力有限,效果也不是太明显。
部门:“猫捉老鼠”一再上演
谈起学校周围流动饮食车,城管有关负责人就摇头说,打击过多次,但是效果不佳。打击多了,这些流动餐饮车和小摊贩就和城管人员玩“猫捉老鼠”。往往是浪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学校周围小食摊点向学生兜售“三无”伪劣食品现象“涛声依旧”。该负责人认为,学校、工商、城管、卫生等多个部门一起努力,才有可能使学校周围的违法食品小摊点得到有效治理。另外,学校还要教育孩子不要买这些食品吃。
垃圾零食包围校门口是不争的事实,专家的警告也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再也不能忽视垃圾零食对孩子的危害,相关部门一定要行动起来,对垃圾零食叫停!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