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人老真情在 荒山变果园

人老真情在 荒山变果园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6:56 1102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 迁安市木厂口镇北营村生活着一位退休老人,他叫葛文阳。就是这位不知疲倦的人,使一面荒草漫际的山场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果园。

   树雄心老当益壮。葛文阳原来在财政部门工作,退休前就有承包荒山的愿望。那时,他总是同老伴商量包山的事,老伴死活不同意。不为别的,老伴儿看不中他的身子骨,山刨不了,树栽不上,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乡亲们笑话。可老葛有个犟脾气,认准的事,说出“大天十六点儿”来也得干成。这事儿非要老伴儿点头。白天说、晚上说,说不通,就求儿女们帮忙,老伴儿还真经不住缠,就当着儿女们的面儿说:“你愿意包你就包,我不跟你挨那个累。”老伴吐口了,荒山也包到手了,他如获至宝。心里盘算着,哪片栽板栗,哪片栽核桃,坝节上的酸枣棵都嫁接成大枣……有了蓝图心里那个美。

   要干得有真本事。老葛家距离山场3华里远,全是羊肠小道,一路上山就很辛苦,可从此时起老葛开始了他的治山之路。他先把平一点的山坡挖成大埯儿,再从家里拉水栽上板栗。第二年刨山整地,从山顶到山脚,挖石刨土修好了一块块梯田。过去没大干过农活儿,才干一两天,手上打了血泡,一摸镐柄手那个钻心疼,腿直打颤,胳膊肿得挺粗,回到家往炕上一躺,饭都懒得吃。老伴儿见了心疼了,说“咱不包了,累成这样何苦呢!”老葛听了一惊,赶忙满脸堆笑。就是这样下来,坚持刨一镐是一镐,刨一块是一块,手上的泡变成老茧,肿粗的胳膊长了腱子肉,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苦干三四年,他终于把1000棵栗树、200棵核桃栽上山,一片荒山变成了果园。

   要栽树没水不行。荒山荒岭,找水不容易。于是他就挖水窖,积雨成塘。这个山场满是石头,刨一镐一个火星,要在山坡上挖大坑,把上百方的土石刨下来扔出去,不是笑谈,就靠他铁一样的毅力,钢一般的决心,天天挖山不止。镐刨秃了蘸蘸火再用,锹磨小了,换把新的。就这样,硬是挖成两个大坑。他拉来沙石料,买来水泥和砖,砌成水窖,蓄水150立方米,硬是解决了水的问题。

   葛文阳12年的汗水没有白流,他锻炼了身子骨,学了管林养树的技术,看懂了一本绿化荒山的书。他望着绿满山坡的果树园,预想2015年可产栗子1.2万斤,产值9.6万元,加上核桃、大枣,产值可达12万元,这才是经济、生态双丰收哇!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