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擦亮“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访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长杜宝

擦亮“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访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长杜宝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4:53 2072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 

核心提示

做酒虽然比不上开铁矿经济效益显著,但能够在自己手上传承一种古老的民族技艺,传承一种悠久的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件比什么都有意义的事情,其价值是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

我要强调的是,贯头山酒是属于迁安人民的,绝不是哪一个人的私有财产。

我宁可被个别人“说三道四”,也不愿看到贯头山酒的牌子在自己的手上毁掉,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贯头山酒业公司作为我市民族产业的龙头企业,自2000年改制以来,秉承传统,锐意进取,先后将一块块骄人的奖牌收归囊中:成为河北省历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中国优质产品、中华文化名酒、中国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品牌和全国工业旅游试范企业,今年3月,“贯头山十二年老窖”酒又被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确定为会议指定用酒。近日,贯头山酒又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

规模不过百人的中等企业,在短短数年之内何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方法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酒业公司老总杜宝海。下面是记者的专访。

记者:杜总,听说公司近日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奖牌,真是可喜可贺。据说这奖牌非常难得,目前全省一共有27家获此殊荣,唐山仅6家,贯头山酒业是我市唯一的一家。

杜宝海:的确如此。自2006年以来,商务部在全国实施了“振兴中华老字号工程”,旨在扶持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只有符合“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品牌创立于1956年以前、有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等7项条件的企业才有资格申报“中华老字号”企业,贯头山酒业公司这次能够入选“中华老字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我们这些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传统、坚守诚信、坚守质量的结果,这荣誉不仅属于酒业公司,更应该属于迁安人民的。

记者:您担任过磨盘山铁矿矿长、松汀钢铁厂厂长等职务,按说对钢铁行业更熟悉,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做酒?论经济效益,可远远比不上你的老本行啊。

杜宝海:要说老本行,在作矿长之前,我是乡文化站站长,所以,认真说起来,抓文化才是我的老本行。我最终选择了做酒,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迁安缺几个像我这样的人开铁矿无所谓,可要是没人来做酒,没人来传承我们古老、独特的酒文化,这古老的酿酒技术,很可能就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失传,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做酒虽然比不上开铁矿经济效益显著,但能够在自己手上传承一种古老的民族技艺,传承一种悠久的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件比什么都有意义的事情,其价值是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我们的贯头山酒?

杜宝海: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贯头山酒是属于迁安人民的,绝不是哪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总的来讲,我对贯头山酒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三个载体———古老酿酒工艺的载体、传统酒文化的载体、宣传迁安的载体”。

先说古老酿酒工艺的载体。贯头山酒所采用的酿造技艺是传统的固态泥池发酵技术,精选五粮酿造,老五甑蒸馏提纯,这种工艺相传始自金代,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具有现代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放弃这种工艺,就意味着放弃对迁安历史文化的传承,放弃对贯头山酒优秀品质的坚守。贯头山酒能够入选“中华老字号”,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秉承这一传统工艺不动摇的结果。

再说传统酒文化的载体。首先,古老的传统酿酒技艺本身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酒文化,贯头山酒的酿酒技艺已被河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可以说,贯头山酒秉承古老传统工艺本身,就是在传承一种古老的历史文化。其次,历来诗酒结缘,一个地方有一种代表性的名酒,会对这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坚持质量、坚守诚信,努力把贯头山酒做好的一种情怀。

至于宣传迁安的载体,就更好理解了。近年来,我市出土了大量金代文物,尤其是“李酒史”和“千酒”瓶的发现,表明早在金代甚至更早,迁安酿酒业就已经十分发达。贯头山酒香飘到哪里,对迁安的宣传也就到了哪里,就如同我们“至尊酒王”酒包装里的《迁安宝典》一样,凭借着酒这个载体,对迁安的宣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效果。有人把贯头山酒作为礼品带到大江南北、带进中南海,带到海外,广受赞誉,不仅激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也有利地宣传了迁安。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酒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宣传迁安的有效载体了,这也是我们矢志不渝地把酒做好的最根本原因。

记者:为了保证酒的质量,这些年来公司采取了哪些举措?

杜宝海:说起来很简单,可以用这样几个词语来概括:秉承传统,精工细作,准确定位,坚守诚信。所谓秉承传统、精工细作,就是多年来始终如一坚持纯粮酿造,坚守传统固态泥池发酵工艺不动摇,从选料,到酿造,到储酒,再到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绝不偷工减料;所谓准确定位、坚守诚信,就是根据目前贯头山酒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努力在“做精”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把贯头山酒定位在礼品酒上,宁缺毋滥,宁可让消费者埋怨我们做得慢,也不愿意让消费者埋怨我们“萝卜快了不洗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扎稳打。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是正确的选择。不仅赢得了消费者,赢得了市场,也得到了专家和社会名流的认可,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当然,为了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在节日期间也推出了一些中低档的贯头山系列白酒,对这一系列白酒,我们的基本原则不是为盈利,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老贯头山酒的一种留恋情怀。

记者:为什么不尽快把贯头山酒做大做强?

杜宝海:其实,我何尝不想把贯头山酒做大做强,但是最大的担心就是做大了之后质量没有保证,因为我们酿酒的泥池有限,储酒的期限也有严格规定,一旦做大,而保障又难以跟进,市场的庞大需求会膨胀人的欲望,逼着你造假。即使你不造假,也会纷纷有造假者仿你的酒来做,到那时,贯头山酒离砸牌子关门也就不远了。我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无数事实证明,盲目扩大,质量就难有保证,这方面的教训真是太多了,当年的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尖庄”、“小角楼”,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都到哪儿去了,都是被盲目扩大规模给毁掉了!所以,我宁可被个别人“说三道四”,也不愿看到贯头山酒的牌子在自己的手上毁掉,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当然,我们也不是裹足不前,我们也在积蓄力量,正在实现我们“以人为本重诚信,精良工艺育精品,挖掘文化拓市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诺言,以稳妥的方式向外拓展。新唐山酒王酒、千酒系列和贯头山系列白酒等已经在唐秦两市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精特、坛酒,每逢年节,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我们与江南大学联合研发的利用当地特产安梨酿制的安梨酒和安梨果酸饮品,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并双双获得国家专利,为我市非钢产业和农业龙头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记者:您对今后酒业公司的发展有何打算?

杜宝海:这次贯头山酒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国家所以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华老字号”,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振兴民族产业,增强民族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让这些老字号的民族品牌企业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此,国家还专门拿出资金来扶持我们这些老字号企业发展项目,所以,我们贯头山酒业决心借此东风,做好发展和创新这篇大文章。我们的初步打算是,借助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和市场销售团队的力量,进行第二次资产重组,这将是我们实施借脑工程迈出的重要一步。当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第三轮资产重组,届时投资公司将进入,对企业进行包装上市,吸引更多资金,到那时我们的企业就离真正做大做强不远了。我相信,贯头山酒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记者:感谢杜总的坦诚直言。

杜宝海: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华老字号”的牌子擦亮。

记者:让我们共勉。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